BBC电视三台(BBC Three)一项调查发现,抖音国际版TikTok在网络上掀起的一些狂热现象助长了现实世界中的反社会行为。一些前雇员表示,因这家社交媒体应用企业惧怕业务增长放慢,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。
BBC透过采访前员工、应用程序用户,配合分析更广泛的社交媒体数据,印证了此类狂热现象的存在——TikTok对某些话题的参与度过高。这些狂热现象继而导致日常生活中的混乱和无序。
BBC调查发现,TikTok的演算法与设计,意味着用户会收看到平常他们不会被推荐的视频,而这些视频通常会激励他们在制作自己的视频发布到平台上时,做出一些异常行为。
TikTok此前会与一些无序事件划清界线——例如上月有人威胁洗劫伦敦牛津街(Oxford Street, London)一事。政客将事件归咎于这款用户数以十亿计的应用程序之上。
然而,BBC找出了四例发生在最近几个月,TikTok上的过度参与与有害行为有关的事件:
美国爱达荷州(Idaho)一起谋杀案在网上受到热烈追捧,而最终导致无辜人员被诬告
英国兰开夏郡(Lancashire)警察调查女子尼古拉·布勒(Nicola Bulley)失踪案件时遭到干预
涉及破坏他人财产的校园抗议在英国扩散
给法国骚乱煽风点火,事态以不寻常强度扩散,并波及出乎意料的地点
一些TikTok前雇员将这种狂热比喻为“野火”,形容它们“危险”,尤其是当这款应用的受众很可能是易受影响的年轻人。
一名TikTok发言人告诉BBC,其演算法“在安全至上的前提下将不同社群聚集起来”。该公司称其透过推荐不同类型内容来阻断重复的模式,移除“有害的错误信息”,并拉低含有未经核实信息视频的覆盖率。
2022年11月——美国爱达荷谋杀案直到去年11月为止,爱达荷州莫斯科(Moscow, Idaho)这地方我闻所未闻。当时我的TikTok信息流开始被四名学生被杀的细节洗版——四人在睡房遇害,两名生还室友还在熟睡——当时媒体还没广泛报道案件。
关于谁是杀人凶手的揣测在TikTok上流传,且毫无证据支持。TikTok用户对此如痴如醉。我能找到关于这起案件的视频,从2022年11月到今年8月间,累计收看次数高达20亿。相比之下,YouTube上只有8万人次浏览。
一些前员工表示,这是TikTok设计的产品之一。用户多数透过其“给您推荐”(For You)页面来收看内容,那是由演算法挑选的短视频信息流,旨在吸引用户。
当你在TikTok上发表视频,TikTok认为谁会对这有兴趣,便会出现在那些用户的信息流中,而不像别的社交媒体网络般只会向你的友人或关注者推送。
视乎用户如何与该视频互动,演算法或会决定向额外数百万用户推送,其速度与规模似乎大于其他社媒平台。这些前雇员还说,当大多数社媒用户倾向于只消费内容时,TikTok用户更有可能制作并发表自己的视频。
据《Tiktok热潮》(TikTok Boom: China's Dynamite App and the Superpower Race for Social Media)一书作者克里斯·斯托克尔—沃克(Chris Stokel-Walker)在书中披露的一份2021年内部文件所显示,用户参与程度是TikTok的“头号任务”。他告诉BBC,该公司想要用户“积极投入”到应用程序中去。
但对于像杰克·肖沃尔特(Jack Showalter)一样的人来说,这可能很可怕。他被一些TikTok制片人(TikTokkers)称为“连帽衫客”(hoodie guy),并遭诬陷与爱达荷谋杀案有关。他的姊妹谴责其家人所遭受的恐吓与骚扰。她说:“网络侦探(internet sleuth)视频制造出许许多多的受害者。”
TikTokker奥利维亚(Olivia)不光被这千里之外的戏码深深吸引,她甚至还坐了六个小时的飞机到现场拍摄了一个星期。至少一条她所制作的视频获得2000万人次收看。
奥利维亚对我说:“我觉得到很有必要去现场,挖掘答案,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。”
作为一位已经发表过多条跟真实罪案有关的视频,已有相当经验的内容创作者,奥利维亚也承认,当她到案发现场时,TikTok上的内容“效果更好”。
奥利维亚没有明确对任何人提出不实指控,但她称自己有别于传统新闻媒体,能发表未经证实的争议性指控。她说:“我就有这样做的能力。”
奥利维亚说,TikTok上像爱达荷谋杀案这样的话题有着很高水平的参与度,这鼓励用户去创作视频。“TikTok上一条视频可以被播放几百万次,相比之下,要是我发同一条视频到Instagram上,它最多会有200人收看。这都拜TikTok的演算法所赐。”
12月,布莱恩·科伯格(Bryan Kohberger)——一位从未被任何网络侦探所点名的人物——被警察拘捕,随后被起诉谋杀罪名。
2023年1月——英国尼古拉·布勒失踪案奥利维亚尚且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社媒视频创作者,但网络狂潮还会把一些似乎从未发表此类内容的人牵扯进来——他们会收获庞大的浏览量。
当45岁的尼古拉·布勒(Nicola Bulley)在兰开夏郡的小村庄怀尔河畔圣迈克尔(St Michael's on Wyre, Lancashire)失踪时,谜团彻底占据了TikTok,让许多人着迷,希瑟(Heather)便是其一。
希瑟告诉我:“当你看完一条又一条视频,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话题,你很容易会想:我也能掺合进去吧。多我一个不多。”
她发表了一条视频,当中错误地暗示尼古拉的闺蜜艾玛·怀特(Emma White)曾经装扮成这位失踪的好友。据希瑟所称,视频在72小时内收获了360万观看人次。
在失踪的首三个星期内,我发现带有尼古拉·布勒名字标签的视频在TikTok上被收看了2.7亿次。相比之下,我能在其他主要社媒平台上找到的视频,其收看数字远低于此。
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被诟病,但在TikTok上,越是指名道姓的错误信息传播得越快。
BBC记者读过希瑟从TikTok收到的电邮,当中鼓励她在自己的猜测被疯传之后继续发布,并表扬她的帖文很成功。
她说这样的关注让她有“被赋能”和“被赋予资格”的感觉,而这足以改变人的行为。
如今她说后悔参与了这场狂潮,且已经把视频全数删除。
希瑟从未到过失踪事件现场,但有别的TikTokkers到过。警察曾批评公众拍摄社媒视频干预了调查,后来更颁布了解散令,授权警员从现场驱散人群,以防范反社会行为。
尼古拉·布勒的遗体在2月17日在距离她失踪位置不远处的河流中被发现,死因调查裁定她死于意外遇溺。
一名TikTok发言人对BBC称,用户“很自然地”更关注“全国性话题时刻,而24小时新闻报道加剧了这种情况”。他们还指出BBC也在TikTok上发表了许多此类新闻。
2003年2月与6月——示威与骚乱发生在英国学校与法国街头的多起事件展示了TikTok能如何让暴力事件升级,并从一处地方蔓延到另一处地方。
2023年2月,一场有关英格兰默西赛德郡(Merseyside)雷恩福德高中(Rainford High School)检查女生裙子长度的抗议被放上TikTok。三天之内,超过60家学校的学生也举行抗议并拍摄视频,一星期后,超过100家学校的学生牵涉其中。
当中不乏情况失控的例子:窗户被砸,树木被纵火焚烧,教师被殴打。
前TikTok管理员(moderator)杰思敏(Jasmine)说:“我感觉TikTok如今让人做的是,把一家学校里爆红的一件事情拿出来,传到比方说整个地区,然后让它变成一场比赛,看谁能超越其他学校,把事情弄得更极端。”
据TikTok所称,多数视频展示学生参加和平抗议——但我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学生对所有视频的积累效应忧心不已。
学校抗议期间,我决定要利用卧底账户来看看TikTok的演算法都会推荐哪些类型的内容。我假装户主是一位15岁男孩,他的嗜好很典型,比方说,足球。
在给推荐了一些关于足球和电玩的视频后,系统向我展示的第四段视频来自25岁网红阿德里安·马尔科瓦克(Adrian Markovac)。在宣扬自我改进之余,他还有一些视频鼓励反叛校规,诸如校服、功课和问准上厕所,还有给老师们起冒犯性外号。
在视频下留言的包括一些英国青少年,他们说在跟从马尔科瓦克的建议之后,遭学校停学,甚至被驱逐出校。
马尔科瓦克在接受BBC采访时说,他鼓励年青人“反叛荒谬的规则”,但他又说不能让他替一小撮观众的差劲决定负责。
学校抗议浪潮发生几个月后,17岁少年纳赫勒·M(Nahel M)之死引发的骚乱,从巴黎扩散至法国各地。他被警员枪杀,而警员其后被起诉杀人罪。法国总统马克龙(Emmanuel Macron)将骚动同时归咎于TikTok和Snapchat。
然而,这到底是TikTok网络狂潮再次作祟,还是法国总统在推卸责任?
纳赫勒之死所带来的不公不义情绪,意味着骚乱的开端不存在社媒的影响。
但我从TikTok上看到这起事件所受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平台。我所看到在Snapchat上提及纳赫勒的公开视频共有16.77万人次收看(这并不包括那些可能在私人聊天室内流传的视频);在TikTok上,用上此标签的公开视频累计有8.5亿人次收看。
在其中一处市镇——位于巴黎外围的維里—沙蒂永(Viry-Châtillon)——一些视频可见一辆巴士在焚烧,报摊遭抢掠。镇长让—马里·维兰(Jean-Marie Vilain)说,这座城镇甚少有人抗议。
但让他觉得“难以置信和戏剧性”的是,骚乱扩散至“各省、各市、各与世无争的小镇”——远至普罗旺斯(Provence)和瓜德罗普岛(Guadeloupe;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外省)。
维兰镇长对我说:“很不幸,骚乱爆发后,TikTok成为了一件工具,用来显示:看这里,我能干成这样,你能干得更出彩吗?”他的说法得到我从TikTok上所找到的视频的支持。随着骚乱持续,视频内容越趋极端。
维兰还说,透过跟示威者交谈所得悉,对于某些人来说,在TikTok上看到破坏行为被广传“已成常态”。我给分享这项内容的TikTok用户发信息,他们也有同样的说法。
“它扩充得太快了”数名美国和英国的TikTok前雇员告诉BBC,对于这家社媒企业来说,限制这类有害内容狂潮并非其首要任务,因为这可能拖慢应用程序的快速增长。
其中一位——我们姑且称为卢卡斯(Lucas)——曾在该公司数据战略与分析部门工作。他说TikTok这应用并未准备好,去超越只有舞蹈热潮的应用程序。
他说:“它扩充得太快了,他们不可能跟上或者猜测这款应用的每一步发展方向。”
“但在危险内容方面,起码我没听说过他们尝试主动防范内容发酵。整体而言,他们不想这样做。他们不想挡住让娱乐内容在平台上迅速增长的路。”
TikTok告诉BBC,他们有超过4万名“安全专业人员”,利用科技来管理内容,而“绝大多数”含有有害虚假信息的视频从未有人收看。
发言人称:“安全至上不仅是正确的做法,也具有商业意义。”
该公司还称,它与学术界、执法单位和其他专家合作,以改善其流程。
随手一赞,手留余香
赞(2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