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佛寺,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仙佛寺村,距县城4.5公里,紧邻209国道,地处湖北来凤、宣恩、湖南龙山两省三县交界之地,占地面积约425亩。仙佛寺石窟位于酉水河边佛潭岩上。石窟始凿于东晋咸康元年(公元335年),距今已近1700多年的历史,寺内摩崖造像群(俗称咸康佛)坐西朝东、依山临水,有佛、弟子、菩萨等造像31尊,集佛、道、儒为一体,是土家族、苗族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缩影,也是土家族、苗族儿女智慧的结晶,还是“恩施民俗生态旅游区”最具特色的代表。
这里风光秀丽——自然与人文相映、青山与绿水一色;这里文化灿烂——民俗与宗教相融、信仰与艺术一体。仙佛寺石窟的造像艺术具有浓郁的中原特色,代表了两湖地区石刻艺术的最高峰,为研究当时鄂西与中原之间和川鄂湘之间的佛教文化、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科学和艺术价值。文物专家认为“仙佛寺摩岩造像群是长江中游、两湖地区现存唯一最大摩岩造像,在长江以南地区首屈一指。”
仙佛寺摩岩造像群
在经过后世不断的修缮、扩建,仙佛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。景区共分为两大范围:一是重新打造的景点;二是仙佛寺原始石窟。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4A级景区。
壹
新建的仙佛寺“佛光普照”广场,是武陵山区最大的观音道场、佛教文化中心和边区民俗文化活动中心,占地面积约4.5万平方米,由石牌坊、石拱桥和大型石柱组成。石牌坊八柱七门,左右两边各三道门,中间的门最大,高度最高。正中间大门最上方书有“国泰民安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,左右两边石门正中间分别书有“风调”“雨顺”四字,寓意国泰民安,幸福吉祥,寄托了建设者的美好愿望。石牌坊下面是四座拱形石桥,有点像天安门城楼下面的金水桥。走过石拱桥,通过牌坊,朝南的广场两边各有12根共24根雕刻精美的石柱,高约12米,上面既雕龙画凤,又刻有历史典故,既能让人们品读历史,又对后世有良好的启迪教育作用。
“佛光普照”广场
走过广场,靠左边继续前行400多米,进入仙佛寺景区大门。沿途的树上挂满了红绸带,带上都写有祁福的心愿。
景区大门共有三个门,即中间大门,左右两边各有一道小门,右边小门上书“无相”二字,左边小门上书“无作”二字,告诫人们要真务实,不虚假,不谈空言。中间大门正上方书“空门”二字,进入其间,超越世俗,宠辱皆忘,万事皆空。“空门”上方挂一块长方形牌匾,书“仙佛寺”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,整个大门古色古香,庄重肃穆,寓意深长。大门两边分别有两头大象、两头狮子守着,门的两侧刻有两副对联,分别为“楼台数级原无地,水月双清别有天”“来好来好越来越好好再来,舍得舍得越舍越得得再舍”。
进入大门,回头上望,大门反面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幅飞天菩萨的图画,仙音袅袅,衣袂飘飘,一飞冲天。上方是“回头是岸”牌匾,最上方是“仙佛寺”三个字。左右两边分别是神秀大师和慧能大师的画像、简介以及菩提诗的内容和来源,看后明目清心,心外无物。大门的楹柱上刻有一副对联,“多闻正法以广目光,增长寿根而持国土”,告诫人们广纳善缘,公正无私。
继续前行是“仙佛映月”景点,为景区八大主景之一,是广大信众礼佛的主要场所。为了保护不可再生的文物胜迹——摩崖石窟,该景点完全按照摩岩石窟的形制规格,等比复制了3个大佛龛,1个中型佛龛,18个小石窟。三尊大佛通高6米,身躯伟岸,神态庄严;中型龛为双观音立像,形象古朴,风格独特;小佛神态灵动,须眉如画。其下清澈的河水顺渠入莲花湖,如镜的水面倒映出天光云影、仙佛雕像——“佛潭映月”的美景得以重现,悠久精湛的摩崖造像艺术得以还原。善男信女皆在此虔诚祈祷,燃香化纸,表达心愿。
“仙佛映月”景点
与“仙佛映月”咫尺之遥的是“九龙浴佛”景点,池中九龙喷水为初诞佛陀沐浴,佛祖一手擎天、一手撑地,四大菩萨周围护持,意蕴浓厚。后又将佛光普照广场的观音菩萨雕像移至“九龙浴佛”池,观音菩萨静坐莲花台上,慈眉善目,栩栩如生。
“仙佛映月”对面是高耸入去的藏金阁,楼高五层,第一层为药师殿,内供药王菩萨。阁内梵音袅袅,禅意浓浓。
“仙佛映月”对面的台阶下方是“慈航普度”景点,是根据鲁班修佛潭的传说故事而修建的。相传木匠祖师爷鲁班云游到来凤县境内,看到酉水河拥堵,当地百姓在水患中度日,苦不堪言。鲁班善心大发,想要帮助来凤人民解决水患,便和两个弟子商量,决定在上游由鲁班摩崖造佛,下游派大弟子打通卯洞以宣泄洪水,以期解决水患,拯救众生。“慈航普度”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传说,底蕴厚重,妙趣横生。
贰
沿着“九龙浴佛”继续上行,不远处就到了“翰墨碑林”景点。碑林的左右两边建有近200多米的长廊,右边长廊的正上方书有“碑林溢韵”,左边长廊的正上方书有“翰墨流芳”,两边的楹柱各有一副对联,述写地势之胜,歌咏人文之优。仙佛寺历来文人墨客题咏很多,可惜由于地处偏僻而又迭经战火,很多都散失了。为加强对传统文化和古迹的保护,来凤县近年来斥资增修了这组碑林仿古建筑,以让名人雅士、各界精英留下墨宝。
佛潭历来以景色清幽为人称道,尤其是月上中天、佛潭映月之时,上下天光,银波荡漾,古柏笼烟,钟声袅袅,是来凤历史上境内的十景之一。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驻足踏青,寄情山水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瑰宝。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咸池昙真人的回文诗,所谓回文诗,就是顺念倒读都成句。全诗是为:“花开菊白桂争妍,好景宜人留晚天。霞落潭中波漾影,纱笼树色月笼烟。”倒读便为:“烟笼月色树笼纱,影漾波中潭落霞,天晚留人宜景好,妍争桂白菊开花”。还可以把前面两个字去掉,就变成了“菊白桂争妍,宜人留晚天,潭中波漾影,树色月笼烟”。而调换其中顺序又变成了。“菊白花开桂争妍,宜人好景留晚天,潭中霞落波漾影,树色纱笼月笼烟”。顺念倒读都如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生动地描写了仙佛寺的美景,且意境悠远。更有趣的是,将其拼拆组合,可以演绎成万首新诗,现在这首诗经文人墨客回文拼拆已有1900余首。
这些对联、诗文,或咏物言志,或借景抒情,或传承禅意。行走在翰墨碑林长廊,既能登高揽胜,心绪辽远而宽广,又能欣赏古今大家的对联诗文,丰润了内心的虔诚和向往,传承着不朽的菩提圣光。
从翰墨碑林的右边向前,一会就到了牡丹亭。这里栽种了2000多株牡丹,一共20多个品种,预计在4月份盛开。“绝代只西子,众芳唯牡丹”,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到时来仙佛寺踏青赏花,又别有一番情趣。
叁
从翰墨碑林往左边前行就是万佛谷,在沿途约500多米的丹霞岩石上的凿洞,摆放了232尊罗汉,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每个罗汉下面都有一首偈语,如:“德顶尊者”下面的偈语为:莫叹年逝华发生,命主富贵好因缘,而今登上天堂路,层层高台入云天;“普光尊者”下面的偈语为:问君何因开口笑,心境清平尘垢少,沉浮宠辱皆忘却,我行我素乐逍遥。这些偈语或劝勉,或开导,或鼓励,目的都是让人心存善念、乐观向上、心境平和,福慧增长。继续往右边走,到达一个名为“飞天”的景点。这里的丹霞岩石上共凿有4个菩萨飞天的场景,有的短笛横吹、有的琵琶轻抚、有的双手合十,衣袂飘飘,在梵音袅袅中遇风飞升。飞翔姿态十分优雅,衣裙彩带舒展,徐徐飘落,表现出潇洒轻盈的飞舞之美。衣饰淡雅朴素,人体清瘦朴实,神态平静忧思,其间透露出淡淡的忧伤,体现了一种“天人共悲”的境界。
万佛谷
从“飞天”处回头往左边走,到达了“祈福钟”景点。在这里敲钟祈福,钟声清越,划破时空,心念恬静,远离凡尘。
从“祈福钟”景点继续向前就到了仙佛寺的最高景点“祥云霞光”。该景点由“天平盛世鼎”“坐观沧桑”两个景观组成。每逢晨曦初露,日暮黄昏,这里云蒸霞蔚,祥云瑞气缭绕。伫立远望,坐观云卷云舒,环看峰峦起伏,指点酉水一线,两岸秀色,田园风光,大地沧桑,尽收眼底,举目远望,心旷神怡。
“飞天”
由于这里正好位于两省三县的交界之处,有鼎名为“太平盛世鼎”,祈求风调雨顺,人民安居乐业。与鼎遥相对应的是“从观沧桑”的弥勒佛。该佛2013年6月15日从福建请进仙佛寺当天,一过酉水河,晚雨初歇,天上日月同辉,霞光普照,祥云缭绕,龙凤双城数以万计的群众共同目睹了这一大自然的奇观,成为盛世佛光普照的美谈。高僧大德称此为“三山五岳辉,仙佛拥翠微”。再看这尊弥勒佛,体量宏伟,坐高9米,重达500吨,袒胸露腹、心胸宽广、喜笑颜开、宽容慈祥、手携布袋席地而坐。有一副对联这样写着: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;开口便笑,笑世间可笑之人。此联把弥勒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,趣味盎然。妙的是巧借弥勒佛之像来针砭“天下难容之事”,嘲讽“世间可笑之人”,给深陷困惑中的人们带来了多少畅想和希望。
肆
从“祥云霞光”景点沿石梯而下,就到达仙佛古寺,又称摩岩石窟或仙佛绝壁,是仙佛寺景区的核心和精华。沿途的石梯两边立有许多功德碑,据说这里的菩萨很灵验,有求必应。这道绝壁,雄立于土家族的母亲河——酉水河北岸的丹霞地貌上,长约200米,原来的石壁、石像全部裸露在外。复建后,来凤县结合古寺原有的形制特点,重修了三层吊脚楼庙宇,所有的菩萨从此静坐庙宇,免遭风剥雨蚀,修身祈福,延续香火。
进入古寺庙内,一楼供奉的是一面大鼓和弥勒佛、送子观音、财神菩萨;二楼是千手观音;上到三楼,就可以直接面对原来只能站在地面仰视的佛和菩萨了。高逾6米的摩崖造像,与敦煌一脉相承,同龙门媲美,其规模、工艺水准在两湖地区成为与中原文化交流、鄂湘川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佐证。史载“古人曾上倚绝壁,下临深潭,建干栏式吊脚楼窟檐三重,将佛像尽藏于内,一层为钟鼓堂,二层为观音殿,三层为大佛殿。檐际青藤披锦,悬泉飞溅,四时凝雨;檐内古柏笼烟,春兰秋菊,桂香怡人,环境极为清幽。”
石窟呈拱门形,无后室和中心柱,雕凿大龛3个,中龛1个,小龛18个,共有31尊佛和菩萨,高15米至2米不等。窟内主尊为大型雕像,佛身伟岸,法像庄严,大佛的两侧凿有弟子或菩萨。中龛顶至地面高11.3米,凿菩萨立像两尊。右尊残损较甚,左尊通高2.7米,形态匀称,头戴宝冠,肩搭飘带,两条垂于腿际,中间作结;胸饰三条垂式璎珞,腰束长裙,小腹夸张,两腿修长;右手持净瓶,左手上举,动态稳重,神情平静。南端为小佛像18个,一龛一佛,大多是观音、地藏等题材。在漫长的历史时期,曾迭经战火,饱受摧残,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“破四旧”,使其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,几乎无一尊保存完好。部分佛像色彩斑驳,缺鼻少脸,断头缺臂,面露沧桑,静静地承受着灾难。大龛龛顶距地面最高处14.6米,龛高6.2米。坐佛通高5米,坐高34米,头凿高起肉髻,两耳垂肩,身穿唐朝流行的双领下垂袈裟,右手抚膝。据清同治本《来凤县志》记载:“咸康佛,在佛潭岩上,峭壁千寻,上刻古佛二尊,须眉如画……,左镌有记,仅余‘咸康元年五月’六字,文多不可辨。”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两个“咸康”年号,一为东晋“咸康”,一为五代“咸康”。如果是前者,距今将近1700年历史,为江南摩崖造像之最;即使是后者,亦是千年以上文物。中科院佛教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曾以六大依据认为,仙佛寺摩崖造像为初唐所建,断代应在公元650至700年之间,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。
虽历经战火和文革浩劫,所幸三个大龛,一个小龛,一个中龛得以幸存,能够纵观沧桑,重现佛光。为保护这一不可再生的名胜古迹,为满足群众心愿,近年来,来凤县委、县政府在各级文物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,按照“整旧如旧”的原则复建了窟檐,古寺得以重现巍峨面貌,喜迎四海宾客。
参观完仙佛古寺,再回头观望,但见古佛神态安详,禅意清幽,香烛火旺,梵音绕梁。虽历经磨难,却依然挺立坚强,仿佛在述说着过往,憧憬着希望。近看酉水,碧波荡漾,静静流淌,亘古的际遇连接成未来的梦想,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,在来凤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续写着奋进的诗行,弹奏着激情的乐章。
赞(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