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刺激到了。
昨天,麦肯锡发布《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》,意外刷屏。
特别是其中一个消费信心分层报告,扎心了。
这个报告中,消费信心最强的有两类人:
1、一线城市老年人(58 - 65 周岁)我们之前曾经说过,中国目前主要财富掌握在老年群体手里。
也就是60-70的城市黄金一代,他们一生中有三个时代风口:
改开、WTO和房地产。不管是从政从商,哪怕早买一套房子,也比其他世代的人更容易实现相对的财务自由。
而且他们普遍退休比较早:
有钱还有闲,当然消费信心最强。其中以一线最为明显。
2、三线城市中老年(42 - 65 周岁)县城婆罗门,资产和收入虽然比不上一线,但是支出也更少,资源更加集中,整体生活便利和消费体验,不比一线差太多。
最近今年,流行县城叙事,很多去一二线打拼的年轻人,纷纷惊叹老家生活之优越,说得其实就是这批人。
有有信心的,自然就有没信心的。
两类人最没信心:
1、农村中老年(42 - 65 周岁)这个有点敏感,点到为止吧。
就业天花板太低,现在很多工地超过50岁就不要了,想去打工都很难。
福利地板也很低,虽然近些年有改善,但是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。
双低之下,那还有信心消费?
2、一二线千禧一代(26 - 41 周岁)一个社会中坚群体不敢消费,总归是不可思议的。
这种不可思议就实际的发生了。
有信心与否主要就是房子和就业,负债和现金流:
房子:能在2015年之前,抓住房地产最后一波风口的,如果之后没有继续加杠杆的,基本不会太差,但是这类人不多。
很多人不是没赶上,就是赶上了尾巴,又跳上另一个火坑,负债太高。
然后是就业:2018年贸易摩擦之后,国内需求开始减少,各行各业开始内卷,35岁毕业的现象越来越多。
中年人要过35岁门槛,年轻人直接找工作都难。
他们哪还有信心消费呢?
这种代际差异越来越明显:网上不是流行一句话吗?
早班地铁上,坐满了神采奕奕去旅游的老人,和死气沉沉去上班的年轻人。
不应该这样。
当然,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小镇做题家了:
他们承受着城乡和代际的双重压力。扎心了。怎么破?
1、经济转型顺利,经济早日复苏。
2、发展服务业,提供更多就业机会。
3、改善分配,提高居民收入,特别是工资收入。
4、给中青年减负,存量房贷降一降,提高农村福利兜。
不知道能否实现
防水图:
赞(80)